“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发布日期:2024-04-26 09:16
浏览次数:66

2024年4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1.jpg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一、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4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人体内的无性生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的有性生殖(孢子增殖)两个阶段。

二、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是通过按蚊实现的。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四、流行特征:疟疾分布广泛。

五、哪些人易得疟疾?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六、临床表现:

疟疾潜伏期因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恶性疟平均为12天,三日疟平均30天,间日疟和卵形疟平均14天,但间日疟有时可长达12个月以上。经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血中疟原虫的数量有关,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发冷期 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

3.发热期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oc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

4.出汗期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

七、防治措施:

(一)加强传染源检测和疫情报告。在流行区,要切实加强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及时发现传染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传染源控制。对发现的疟疾病例,要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及时、规范给予治疗。对间日疟病人,要进行休止期根治,减少传染源积累。出现疟疾突发疫情时,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三)加强媒介防制。在流行区,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地。在高传播区和疫情不稳定地区采取杀虫剂浸泡蚊帐措施,减少人蚊接触。在出现疟疾突发疫情时,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措施,降低蚊媒密度,减少人群感染。

(四)加强人群防护。在流行区,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对进入高传播地区的流动人口,根据需要可采取预防性服药和其他个人防护措施。

(五)加强监测。加强疟疾疫情、媒介、人群抗体水平和抗疟药、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及时、准确掌握人群发病、媒介种群密度和防治措施落实以及效果情况,预测发病趋势,为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六)加强健康教育。在流行区,要根据当地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知识掌握情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自我防护和主动参与预防控制工作意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