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指导多部门联合开展过敏性休克心脏呼吸骤停应急演练 ——以练促战 筑牢急救防线 守护生命安全

发布日期:2025-05-19 16:21
浏览次数:117

医务科指导多部门联合开展过敏性休克心脏呼吸骤停应急演练

——以练促战 筑牢急救防线 守护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提升多学科协作救治能力,在医务科的全程指导下,我院急诊科联合放射科于2025年5月15日成功开展过敏性休克致心脏呼吸骤停应急演练。本次演练通过高度还原临床真实场景,重点检验了医院对突发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了医护团队的快速反应、规范操作和协同配合能力,为保障患者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演练背景与目的】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最危急的病症之一,尤其在放射科增强检查、特检科特殊检查等高风险环节,患者可能突发严重过敏反应,对多科室协作抢救提出更高要求。本次演练模拟一名患者在CT增强检查时突发过敏性休克并心脏骤停的场景,重点考察快速识别、CPR规范操作、肾上腺素使用、多科交接及高级生命支持等关键环节。  

【演练组织架构】

指导部门:医务科(全程监督并参与评估)  

参演科室:  

急诊科(医生2名、护士6名,含抢救小组)  

放射科(技师2名、医师5名,护士1名,模拟CT检查场景)  

观摩人员:特检科医护人员、急危重症参培医护人员

【演练过程】

1. 突发险情,快速响应

模拟患者在放射科行增强CT检查时突发躁动不安,张小童立即停止扫描、注射,启动应急抢救程序;赵宗杰呼叫患者并检查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发现患者意识微弱,呼叫不应,马翟轶立即通知主任及急诊科;马玉主任评估患者意识丧失、心脏呼吸骤停立即给予患者0.5mg肾上腺素肌注,赵宗杰去枕平卧、实施心肺复苏。盖学芳推抢救车至床旁更换液体、测血压张小童给予吸氧,并辅助开通气道、球囊面罩通气;邱任远疏散无关人员、确保抢救空间通畅,李秀燕立即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安抚家属情绪。

图片1.png 

2.多科室联动,高效抢救

急诊科抢救团队3分钟内抵达现场,王爱华副主任接管指挥权,与马玉主任口头交接患者状态及已执行措施,韩云辉接替心肺复苏,杜海杰辅助通气,除颤仪就位,程海英继续心肺复苏,韩云辉操作除颤仪,监测示室颤,给予电除颤,患者仍未恢复窦律,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mg稀释后静推,继续CPR2分钟。

图片2.png 

在放射科及特检科等人员协助下将患者及除颤仪搬至转运床,安全转运患者至急诊科,转运过程中王静静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苏丽护士长通知急诊科准备气管插管及呼吸机,并负责保证急救通道畅通。

图片3.png 

到达抢救室后杨成斌给予气管插管,许天薇建立双静脉通道,辛贺接心电监护,示室颤,再次除颤,考虑为顽固性室颤,程海英遵医嘱并核对无误后应用盐酸肾上腺素及胺碘酮等药物。经积极抢救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及自主呼吸,抢救成功,王主任评估患者,血压仍较低,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并联系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图片4.png 

记录抢救时间,整理用物,保留反应液体及输液器,核对空安瓿,补齐抢救车,使其完好备用,6小时内补录医嘱及抢救记录,填写转运记录单,由放射科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3. 流程复盘,精益求精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集中复盘,针对药物剂量核对、科室间交接、通气有效性、按压中断时长、抢救设备调配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  

【总结展望】

医务科副科长阴秀丽总结强调:"本次演练检验了多学科协作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也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但抢救时效仍有提升空间。各科室需以练促改、以练促防,真正实现'黄金5分钟'抢救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