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做了关于我国肝炎防控形势与对策的专题报告:
国家疾控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关于2003年-2017年每年新发病毒学肝炎和肝癌病例数中,乙肝为首位,丙肝为第三位,甲肝和戊肝占少数。2003年-2017年病毒性肝炎和肝癌死亡人数显示,乙肝和肝癌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位,死亡人数较高。
1
中国肝炎流行病学
//
中国病毒学肝炎流行病学
//
1990年-2018年中国大陆甲肝报告发病明显下降,至2015年,甲肝流行率已经下降到极低的水平,明显低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2018年报告发病数为1.6万例,发病率为1.17/10万。2001年-2018年的戊肝报告发病率有些许增长,与2003-2011年戊肝诊断试剂的使用量的提高有关。2018年戊肝报告病例数为28603例,报告发病率为2.05/10万。我国丙型肝炎病例数约1000万例,发病率为0.72%,中国占全球丙型肝炎感染者的1/7。
虽然我国乙型肝炎已经降至中等流行水平,但是HBsAg携带人数依然是全球最高。增量减少,存量依然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我国HBsAg流行率为5%-6%,携带人数大约为7000万,根据数学模型Polaris推算乙型肝炎流行率为6.1%,携带人数为8600万,占全世界30%左右。
//
中国非病毒学肝炎流行病学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肥胖的流行率一起平行上升,我国城市非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为21.83%,农村则为20.43%,发病人数为1.73-3.1亿。已明显超过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率。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3.2%。在2015年的一项调查中,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为8.74%。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估计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012年-2014年的平均发病率为23.8%,中国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2
中国肝癌和肝硬化流行病学
Journal of Hepatology最新数据报道中国肝硬化患者有1000万例,肝癌患者为46万例,发病人数及流行性都明显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2001年-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8080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学分析显示,77.2%由乙肝引起的,2.8%由丙肝引起,5.7%由酒精性肝病引起,肝硬化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乙肝引起的。
关于我国肝癌患者病因学的分析显示,86%的肝癌由乙肝病毒引起,2.5%由丙肝引起,6.7%由乙肝和丙肝合并感染引起。与肝硬化的病因类似。
2019年我国专家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关于1990年-2017年我国主要死因变化的研究。1990年,我国肝癌死亡率排在主要死因的第11位,2017年上升至第7位,上升很快,因此病毒学肝炎引起的肝癌值得特别关注。
3
消除乙肝的关键措施
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学肝炎的目标,我国主要要求发病率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同时还提出了9项基本措施。
//
如何达到2030年WHO目标
//
庄辉院士指出,9项措施和目标中,我国在前4项已达到既定目标。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达到9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达到95%,血液安全水平达到100%,安全注射达到100%。但是我国在减少危害、乙肝诊断、乙肝治疗、丙肝诊断和丙肝治疗方面还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乙肝诊断率仅为18.7%,丙肝诊断率为17.7%。乙肝治疗率为10.8%,丙肝治疗率为1.3%,还需要努力。